香港學思達翻轉報告(10月17日)

今天不用上課,清晨走去練跑,教練安排所有成員分成三組,每組都有自己的組長領跑,目標是要跟從組長的步速,完成約一小時的長跑。我被編入速度最慢的一組,每跑15分鐘可休息2分鐘,合共4次。

一開始我選擇留在全隊的最後,過程中我特別留意兩件事,跑步的姿勢以及身體的反應,透過教練的示範以及平日的閱讀,頭腦上我知道甚麼是正確,以致我能夠自我評鑑,這是我相信自學能力的重要性,否則我們不可能獨自判斷及解決問題。另一方面,身體的反應包括呼吸、心跳、哪一個部位出現疲累或痛楚,都叫我再一次檢視跑步的姿勢,過程中遇上問題,跑者便要調整跑姿,然後慢慢便會減輕疲累或痛楚,也代表姿勢應該正確。其實,多次跟學生傾談的時候,他們最深的感覺是讀完、做完都不太肯定自己是否學懂。就算完成功課、測考可能都不知自己的強項、弱項。而今天學校推動電子學習,運用大數據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強弱,下一步是看看如何加以改善。當然,學生的自學、思考能力就更見重要哦!

經過兩個15分鐘後,我便跟自己說下一輪要嘗試跟隨組長的步速,看看自己能否跟得上(這是群體學習帶來的動力)。結果我發現當遇上好的領跑者,自己的表現是會被提升。還有,在整個跑步的過程,如有人穩定地領跑,我感到十分舒服,我只管專注跟著節奏,一步一步向前跑便可以了。而作為一位領跑者,自己先要掌握正確的跑姿、合適而穩定的步速,被帶領的成員才會感到舒服,否則定會感到吃力。課堂上,老師就像一位領跑者,自己要對學習的內容有清晰的掌握,以致能夠帶領同學一步一步學習,並且有果效。當然,同學亦要相信及跟從老師的帶領,再加上全班同學彼此鼓勵和支持,效果一定比單打獨鬥更好。其實,我沒有因被編入最慢一組而感到不快,因為我知道自己的速度,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步速,才可以跑得更遠、更久。跑步,除了健康,也可以令我能夠專注地去思考!

Leave a Reply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