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天,我才發現自己…..
當日有幾位外校老師前來我的課堂,既是下午的最後一課,又是剛完成分班上課,所以同學都不在狀態,亦不在我的控制之內,結果我花了十多分鐘才能夠安頓他們。雖然餘下45分鐘的課堂,同學都表現得很積極、投入,但事後我仍然對開頭的十五分鐘感到不快。到底原因是甚麼呢?我的期望是同學能夠把握鐘聲響後的一段時間自學,並安靜等候我進入課室,亦讓觀課的老師感受到這種理想的學習樣貌,難道這有問題嗎?原來問題就在這裡!
我沒有注意學生的真實狀態,亦很焦急要控制整個局面,於是便運用了台灣李崇建老師所講的四種對應姿態:指責、討好、超理智、打岔,結果換來是自己的羞愧、自責等,我根本沒有顧及當時學生的實際情況:經過一整天上課、剛從四方八面下課回來,遇上的又是最喜歡的中史課,還有劉華老師一向都是十分輕鬆呢,同學的心情確實複雜,怎能一下子平靜下來自學呀?
其實,開放課堂的本意就是加強老師之間的交流、互相學習,開放的老師應該不必理會別人的看法,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師生之間的相處及互動,好好完成整個學習的過程。如果我很介意別人看見我學生的表現不太理想(可能只是不符合我的理想),而感到不快,其實我便不應再開放了,對嗎?所以,自那天開始,我要學習敏銳自己的內心。
最近買了Parker J. Palmer所寫的一本書,叫《未來在等待的教育》,其中一段推薦文字是這樣寫著:透過努力開放自己與耐心傾聽學生的聲音,重新學習如何成為一位老師。
重新學習如何成為一位老師?這不是近年教育界所推動的改革嗎?翻轉課堂、電子學習、學思達、合作學習等,全部都在叫老師重新學習、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。我也不例外,希望透過不斷學習,最終可以教得更好。只是,這就足夠嗎?
昨天,我有機會聆聽張輝誠、李崇建、林姿君老師的分享,補足我過去多努力於表面的教學技巧,反應要先關注及處理自己的內心,才能夠真正「點燃學生的學習渴望」(李崇建:心教)!
劉振華
匯基書院(東九龍)